今年是劉胡蘭烈士就義七十周年,重讀馬烽傳記體長篇小說《劉胡蘭傳》,重溫烈士的光輝業績和獻身精神,堅定理想信念,汲取強大精神力量,對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走好我們這一代人的長征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
一
馬烽的《劉胡蘭傳》是寫英雄類傳記人物的重大突破。馬烽把對劉胡蘭這一人物的塑造,放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這一特定的歷史背景下展開,寫出了她的成長過程。
劉胡蘭出生在晉中平川文水縣云周西村的一個普通農家。她幼年喪母,是奶奶一手把她撫養成人的。她對奶奶本來說一不二,言聽計從。但自從上了小學,懂得了一些科學道理后,便對奶奶封建迷信的那一套說教,不以為然了;玉蓮、金香是胡蘭幼年時代的伙伴,但自從胡蘭在金香家遇到了“奇怪的客人”(實際上是名叫李六芳的任軍分區“文汾交敵工站”的站長),便主動為抗日干部站崗放哨,掩護他們的安全,奶奶想管她就再也管不住了;縣婦聯開辦婦女訓練班,考慮到胡蘭的奶奶不會同意,雖然最初把她列入名單,但后來又劃掉。胡蘭知道這一情況后,硬是從家里偷著跑了出來參加學習,并一直堅持到訓練班結業。隨著思想覺悟的提高與實際斗爭的鍛煉,胡蘭入了黨,并正式擔任村婦救會秘書、區婦聯干事。她為黨為人民做了許多有益的工作。她發動婦女做軍鞋、紡棉花,她參加了大象村以及云周西村的土地改革,她精心護理來本村療養的傷病員,她積極協助村干部動員新戰士。在這一系列的工作中,胡蘭得到了進一步的鍛煉和提高。她不僅從云周西村普通群眾劉蓮芳①、李薏芳②的身上受到了教育,而且從抗日干部石居山、通訊員武占魁、王士信的壯烈犧牲中堅定了理想信念,認識到保持高尚情操和革命氣節在關鍵時刻對一個共產黨員的重要。形勢越來越嚴峻,考慮到胡蘭的安全,組織決定讓她轉移到山上去,但她還是要求留下來繼續堅持斗爭。一事當前,胡蘭考慮的,不是個人的安危,而是革命的大局。這便是胡蘭在危急關頭做出的抉擇。馬烽就是這樣,通過一樁樁一件件事情的鋪敘,展示了胡蘭在每一個節點上的表現,把她的情感、意志、胸襟、品格,酣暢淋漓地呈現在讀者面前,從而完成了對英雄人物的塑造。馬烽的《劉胡蘭傳》和羅廣斌、楊益言的《紅巖》不同。前者寫的是英雄個體,后者表現的則是英雄群體。《劉胡蘭傳》的問世,是現實主義創作手法在人物傳記領域取得的重大成果,是馬烽留給我們的一份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
二
要寫劉胡蘭,要寫劉胡蘭從一個懵懂的少年成長為無產階級的忠誠戰士,當然離不開寫胡蘭周圍各色各樣的人物。但是如何寫呢?馬烽秉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不溢美,不貶損,寫得恰到好處,真實可信。
關于如何處理劉胡蘭烈士周圍的人物,作者在《劉胡蘭傳》的《后記》中,著重闡述了這樣的觀點。其一,“作品中不能把這些人和事都羅列上,只能是挑選一些和劉胡蘭關系較多的人加以描寫,把一些必要的情節適當集中。對本村一些群眾和其他一些干部,也只能采取這種辦法。”其二,“如何表現這些人?其中有的人已經犧牲或病故,屬于蓋棺論定者。這比較好辦。其余的人中,有的當時表現好,現在也不錯;有的當時表現不錯,后來變壞了;亦有的是當時平平,現在表現積極。總而言之,情況錯綜復雜。就這個問題,我曾和不少同志交換過意見。結果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思之再三,我覺得還是應當按照當時的實際情況,給予那些人以一定的歷史評價為好。雖然有些人后來表現不怎么樣,但當時總是起過一些好作用的。總的目的,我是為了寫劉胡蘭,而不是給某人做全面鑒定。我力圖用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處理這些問題。”從作品的實際來看,應該說作者的這一設想得到了較好的體現。比如作品中的石五則。他是抗戰時期就參加革命的農村干部,曾任云周西村農會秘書,村里發生的許多重大事件他都親歷親與。但是后來發生的一些事情卻讓胡蘭無法理解,也與他的身份極不相稱:二寡婦做的軍鞋不合要求,他卻多次為其求情遮掩;石玉璞本是村里的大地主,剝削行為嚴重,石五則卻一再為其庇護,妄圖轉移斗爭目標。組織查清了他的問題,開除了他的黨籍,撤銷了他的職務。在其被捕后,他經不住敵人的嚴刑拷打,出賣了劉胡蘭等人,并為虎作倀,參與了殺害六烈士的罪惡行徑。從上述情節,我們看到,石五則的叛徒嘴臉在作品中是逐步顯露的,人們(包括劉胡蘭)對他的認識也經歷了一個由淺入深、由表及里的過程。作家實事求是地寫出了這一點,還人物以歷史的本來面目,讀來讓人信服。
劉胡蘭生活的時代,是一個天翻地覆的時代,也是一個英雄輩出的時代。劉胡蘭生長在這樣一個時代,她本身就是這一股革命洪流中的一朵浪花。因此,作者在創作過程中,除了盡可能地發掘劉胡蘭生平事跡本身的深刻內涵外,對于當時的戰爭形勢、客觀環境,也作了必要的點染。這既是塑造人物的需要,也是表現英雄成長的需要。
三
精心打造細節,以凸顯劉胡蘭的個性特點和英雄氣概,是這部作品的閃光之點。現在,讓我們賞讀該小說第二十二章《一場風波》中的一個細節:
遠遠看見爹用小車推著奶奶向西走去,她悄悄地尾隨在他們后邊,一直送到村外。她站在護村堰上,望著他們遠去的背影,心里不住地念叨:奶奶呀,奶奶,把心放寬些,可千萬別氣病啊!③
奶奶因為胡蘭偷著參加縣里的婦女訓練班,到訓練班哭鬧了一場。雖然胡蘭躲著沒見奶奶,但當奶奶和爹離開的時候,她還是放心不下,于是有了上面一段描寫。這里,通過胡蘭的視角,讓我們看到了她柔情似水、疼愛親人的一面,展示出胡蘭心靈的純真與美麗,從而豐富了英雄的性格。
讓我們再看小說最后一章《光榮之死》中的幾個細節:
之一:胡蘭被單獨押在“烘爐臺”東邊,敵人不準她到西邊被捕的那些人中間去。她隨隨便便地站在那里,用冷靜的眼光掃視了全場一遍,然后就偏著頭凝視著天空。好像在思索著什么,又好像一切都置之度外了。④
之二(敵人瘋狂地用鍘刀鍘了六個革命干部和群眾之后):
胡蘭用憤怒的眼光盯著大胡子(張全寶),喝問道:“我是怎個死法?”⑤
之三:胡蘭理了理兩鬢的頭發,重新包了包頭上的毛巾,昂首闊步向刑場上走去。她從六位烈士的遺體前走過去,踏著他們的鮮血,走到了鍘刀跟前。......胡蘭最后向鄉親們望了一眼,然后從容地躺在了刀床上。⑥
之四:胡蘭靜靜地躺著,睜大兩只眼睛盯著他(指張全寶)。大胡子隨手抓了一把干草,蓋在胡蘭臉上。胡蘭把頭一搖,干草甩掉了。她用兩只大眼盯著大胡子,嘴角里浮起一絲冷笑,好像在說:“看你還有什么花招!”⑦
這里,作者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選取了劉胡蘭在生命最后時刻的幾個細節,分別從神情、語言、動作、心理等方面對英雄作了繪形傳神的描寫,從而筆酣墨飽地彰顯了胡蘭身上藐視敵人、壓倒一切的英雄氣概,信仰堅定、不屈不撓的鋼鐵意志,眷戀故土、熱愛鄉親的赤子情懷,從容就義、視死如歸的凜然正氣。正如有的評論指出的:“作家是為刻畫和豐富人物性格精選細節的,所以運用得自然,一點也不覺得生硬。每個細節都突出了英雄性格的某個重要方面。它們組成一個有機的統一體,從多方面表現了英雄的性格,使英雄人物血肉豐滿起來。”⑧
四
馬烽在這部傳記體小說里,大量運用了流傳在呂梁一帶尤其是孝義地域的方言俗語。但他不是信手拈來,照抄照搬,而是有所選擇,經過加工改造的。請看下面的例子:
例1:
奶奶明知道攔阻不住孫女兒,可是仍免不了常叨叨。指槐說柳,話里也常常捎帶大爺。⑨
成語有“指桑罵槐”,比喻表面上罵這個人,實際上罵那個人。此處語境里說的胡蘭也好,胡蘭的大爺也好,都是奶奶的親人,用“罵”這樣的字眼,顯然不妥。從詞語運用的感情色彩來看,把“指桑罵槐”改為“指桑說柳”,改得好!
例2:
胡文秀說:“胡蘭子,快別和奶奶頂嘴了。”回頭又勸婆婆道:“媽,你老人家也少說幾句吧。大人不見小人的過,誰在火頭上,也難免說句氣話。”
“我這可真是好心做了喂貓食啦!”奶奶自怨自艾地說。⑩
孝義一帶的俗語本來是“好心做了驢肝肺”,意思是把一片好心當做了惡意。此處奶奶說的是自己,經此一改,表意更妥貼,意味更深長。
例3:
玉蓮打斷他的話說道:“用不著你操這份閑心!我們也不是去享福。”
通訊員吐了吐舌頭說道:“嗬,好厲害。牛皮不是吹的,火車不是推的,是金子是黃銅,爐子里一燒就看出來了。⑪
原來的俗語為: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意謂是好是壞,讓眾人通過實踐來鑒別。此處要表達的意思是,胡蘭和玉蓮爭著要參加婦訓班學習,而通訊員則說訓練班條件比不上家里,還不知你們去了能不能吃得下苦。若照抄原來的俗語,把人比做牲口,顯然不倫不類;這樣一改,對比鮮明,切合語境,表意確是準確多了。
像這樣根據表情達意的需要,創造性地改造成語、俗語的例子,在這部著作里可以說俯拾即是。限于篇幅,此處就不一一贅述了。總之,馬烽的作品中,不但人物語言是大眾化的口語,就連作者的敘述語言也完全口語化了。無論講述故事還是評論人物,都使人覺得是一個十分熟悉群眾語言的人在說話。但這又是經過提煉了的,純粹、質樸、平易,描景狀物,敘事抒情,都形象逼真,生動活潑,親切自然,表現出了人民群眾的聰明機智和樂觀主義。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文聯十大、中國作協九大開幕式上的講話》強調指出:“祖國是人民最堅實的依靠,英雄是民族最閃亮的坐標。歌頌祖國、禮贊英雄從來都是文藝創作的永恒主題,也是最動人的篇章。”我們要繼承馬烽對英雄“心懷崇敬,濃墨重彩記錄英雄、塑造英雄”的好傳統,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推出更多高揚愛國主義主旋律、傳播英雄精神正能量的精品力作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