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后裔和明代山西儒學
__讀張勇耀等《孔天胤評傳》
黃震云
孔天胤(1505—1581),山西文水人,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一代通才大儒,著作等身,是元好問之后明代北方的學界領袖。他擔任過布政使等高官,為政廉潔、治理有方,廣有清譽;早年進士考試中榜眼,在明代山西是最好名次,堪稱一代學霸。孔天胤是孔子60代孫,還是皇親國戚,為明代山西文化的發展作出過重要貢獻。
由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張勇耀等著《孔天胤評傳》于年前出版了(2017年11月1日)。這是一本具有開創性的精益求精的著作,代表了當代孔天胤研究的最好水平。根據有關統計發現,山西的作家像唐五代遼宋時期的柳宗元、司馬光、元好問的研究長盛不衰,但是孔天胤有關的沒幾篇文章,也難以過高評價,張勇耀這個選題的著述無疑是很有學術眼光。
張勇耀是當代著名女作家,長期從事山西文化研究,為人認真勤奮。為了研究孔天胤,,十幾年來,張勇耀一直跑國家及省圖書館、地方文史單位,遍查遍訪,來來回回,不厭其煩,充分全面獲取了有關研究資料。研究孔天胤,張勇耀已經花費了將近十年時間,成績很不錯,先后出版了《孔天胤年譜》《孔天胤傳》等著作以及學術論文。[1]在學術界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孔天胤評傳》在原來成果的基礎上,進行了進一步的修訂,資料更加全面,理論氣勢更加顯著。山西文化研究的耆老趙桂溟在為本書作的序中說:張勇耀、韓兵強著的《孔天胤評傳》通過對孔天胤一生命運的解讀,很直觀地表現出明中期的社會、政治、教育、文化等狀況;二是通過對孔天胤人生際遇的敘述及其內心世界的開掘,深刻挖掘中華文化特別是儒家士君子文化在我國傳統社會治理結構中無可替代的積極作用;三是通過對孔天胤仕途的考證,對明代的科舉、吏治、宗藩管理等制度有更具體的認識;四是對孔天胤在山西的文化建樹的展示和研究,展現古代鄉紳落葉歸根后對于地方文化的帶動和影響作用;五是通過對孔天胤的宦歷、交游的考證,可以讓我們對明中期儒學文化的重要支脈――河汾學的發展有大概的了解。符合實際情況。
《孔天胤評傳》值得推許的地方很多,譬如說著作白手起家的首創精神、文獻全面的務實態度等等,都值得充分肯定。但我們看到作者似乎更在意孔天胤思想的表述、開掘和分析,說明著作強調學術品位,在更高的起點上運作。如第六章孔天胤哲學思想的討論,通過孔天胤儒家經義及理學思想的闡發展開,認為孔孟人人皆可以成為堯舜的發展觀具有科學性,通過對大觀和大道的區分,提出正心是人生的根本,儒釋道具有相融性,明德正心、和佛教的修行成佛相通,以古道造士,在古道的旗幟下將儒道思想勾連打通,強調學習要致用先行,更具實踐意義。我們知道,我國的周漢唐時代是中華文明的軸心時代,其核心理念就是大道之行、天下為公,由此引發出春秋后期的百家爭鳴。因此,孔天胤說的古道就是大道,在大道的語境中發現釋道儒的相同相通和不足,所以無愧于一代大儒。張勇耀是山西著名的作家和編輯,為《名作欣賞》的主編之一,文筆流暢的表達自然優于一般學術著作,但將重點放在思想的深刻理解和發現上,著作更顯知性,也具有現代價值。
《孔天胤評傳》是思想、傳記、考據一體的著作。這種編排的方式體現了作者學術技巧的熟練和自信。譬如說根據《山西府志》和石刻考證孔天胤是孔子的60代孫,讓我們對孔子的家族世襲的流向有了新的認識,而孔天胤對大道之行的把握體現了新的理論高度,是儒學的新的發展,更不是把孔子奉為神,說明孔天胤的思想具有科學精神。在敘述當中往往會進行考證,在考證中又能理論分析,文筆縱橫瀟灑, 十分難得。
《孔天胤評傳》還值得我們關注的是能夠在整個思想史和明代這樣的時空中觀察玄覽,因此很多地方對明代的政治、吏治、科舉、文化風貌都有新的發現,對山西文化的發展有深刻的理解,因此對當代山西學術可以說增益添采,值得我們充分肯定。
和張勇耀老師相識在太原紀念降大任先生逝世一周年的會議上。降大任先生是著名的山西文化研究學者,他和三晉文化研究會為當代的山西文化建設作出了顯著貢獻,因此受到大家尊敬。張勇耀老師非常仔細地編寫了降大任先生有關的生平資料,有些還是連夜趕出來的,但是十分全面精美。說明她是認真負責重感情的人,最近她在中國傳媒大學訪學,我雖然沒有來得及去看她,但是知道她正在有計劃地研究山西文化,值得期待。山西人普遍愛山西,我已經有很多體會,但可以肯定她肯定是其中拼命的一位。《孔天胤評傳》也具有這樣的特點。
作者簡介
黃震云,中國政法大學中文系教授,詩人、書法家、著名文化學者。兼任中國屈原學會副會長中國遼金元文學學會副會長,主要研究中國文學與文化的交叉研究,發表著作近二十種,論文四百多篇。
[1] 《孔天胤與嘉靖版山西通志、汾州志、介休縣志》(《史志學刊》,2016年第5期)、《孔天胤與謝榛交游考略》(《名作欣賞》,2017年第8期)、《孔天胤刻書考略》,(《史志學刊》2017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