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彬的《愛恨江城》(《廣州文藝》2020年4期)以文學的方式快速直面新冠肺炎疫情現場,體現了中短篇小說與當下迅捷對話的優勢。這不是淺表性的書寫,而是以文學倫理深度展開的災難敘事。私性的個人情感與社會性的道德、生命抗爭與靈魂救贖、痛感與溫暖共存于同一文本之中,重生是必然,但也十分的艱難。如果拉開適度的閱讀距離,我們會發現,《愛恨江城》有著關于生死、愛恨宏大敘事的野心,并取得了很不錯的效果。
一切都很美好,生活里充滿熱烈的陽光和溫存的月光,這是敘事的起點,也是江彥彥此前實實在在的人生感覺。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人們的正常生活,也慢慢揭開了江彥彥所不知道的許許多多。有些是早就存在的,比如江彥彥的男友肖義與她的閨蜜兔子之間的戀情,有些是因疫情而擠出的貪婪,比如肖義發災難財。就這樣,江彥彥的生活一下混亂起來。但這一切,都新冠病毒而起。
江彥彥是一位很有文學性,且充滿生活氣息的女性人物。因為從醫院已經辭職,所以當原單位王主任讓她填寫全市醫務人員登記表時,她果斷在微信里拉黑了王主任。為了愛情,她不顧生死去疫情重災區的江城,到處尋找肖義。萬念俱灰之后,反而體會到人間的溫暖。也正因為如此,她主動加入志愿隊伍,戰斗到第一線。這個時候,她曾經的護士職業讓大愛從心底泛出。即便是遇到了感染為重癥的肖義時,她也沒有了恨,只有作為護士的本能和作為人的慈悲。江彥彥在自我拯救的同時,也讓我們看到了女性從柔弱到堅強的蛻變,醫護人員在生命線上的細微與偉大。而肖義在即將從重癥病房到普通病房時那番言語,是完成救贖之后的靈魂之音。我們無法得知江彥彥與肖義今后會不會重新收獲美好的愛情,并一路美好下去。但肖義的醒悟,具有很大的隱喻意義。走過災難,我們應當丟下陰影,但最好還是將災難作為背影存在,作為某種警示與我們的生活長久相伴。
在《愛恨江城》中,生活既是即時性的,又具縱深感。作者李國彬對此拿捏有度,江彥彥、肖義、兔子等人在疫情之前的生活,除了應有的交代,更多的是對人物的立體塑造,并由此展現了他們遭受的種種或隱或現的危機。他們的焦慮、自私,甚至無底線的心念和行為,有我們的影子和潛流。從這層面而言,疫情起到了顯影的作用。靈魂里的病毒,帶著欲望在這個時候也洶涌而出。靈與肉、生與死,全方位參與現時的生活,并需要做出明確的抉擇。以此出發,個人的生活,開始介入歷史;幾個人物的生活,濃縮了我們所有人。
中篇小說的容量總是有限的,再加上《愛恨江城》主線是在描寫江彥彥的愛與恨,要遼闊視野,顯得有些難度。而李國彬顯示出較為高超的敘述策略,鮮活了疫情面前的江城人,既視野開闊又直觀細膩。前半部分,賦予江彥彥尋找肖義的行走。這一路上,江彥彥與出租司機、社區工作人員、交警、小店老板等眾多人有了接觸。整個江城人的生活狀態以及全民抗疫的場景,得以聚焦性的鋪陳。與此同時,還通過新聞、微信等方式,更宏觀地陳述江城封城后的狀況。這樣的處理,自然而真實,給予作品更大更藝術的承載量。
一路尋找,然而抵達醫院,參與救治病人,這一條線一個點,正是抗疫的兩個最重要也是最現實的場域。李國彬的書寫,最大限度地接近生活本相?!斑@個護士是蚌埠的,叫魏小妹,對王主任為她增加力量并不領情,待檢驗科只剩下了她和江彥彥兩人,她問,誰讓你來頂死的?”。在這之后不久,“她把江彥彥帶到一道簾子后面,開始幫江彥彥穿隔離服,戴口罩和眼罩。待做完了這些,她又找來一卷透明膠,將江彥彥的兩只腳“刺啦”“刺啦”地裹了起來。一邊裹一邊說,這種隔離服不問腳上的事,腳踝是透風的,前天檢驗科的三個護士就是因為腳上感染,被隔離了。”而那個王主任,在江彥彥的心中,是一個冰冷的老女人,喜歡挑刺,毒舌,極少夸獎別人。“王主任把門輕輕地關上了,然后從柜子的深處里拿出兩套隔離服來。江彥彥正在疑惑,王主任說,我省下來的,送給你。明天,你可以獎勵一下自己,當中放放風,再換一套。”這樣的細節,是在寫人,寫得很成功,人物一下子立了起來。這樣的細節,又是以更智慧的方式在寫疫情的嚴重和醫護人員的奉獻。
《愛恨江城》在寫疫情,在寫災難,但更在寫人,寫細部的生活,真誠所帶來的情感真實和心靈震撼,極其細綿又強勁。李國彬以其淡定的文學還原之力和恰如其分的文學倫理之功,書寫了疫情之下的個體和大眾,新冠病毒和靈魂病毒雙重糾纏下的生活與情感。這是關于表層的觀察,又是關于生命內在的探測;這是關于抗疫的故事,又是關于救贖與奉獻的人生片斷。這樣的書寫,因為諸多的細節真實,還是一份不可多得的記錄。
(作者系中國作協創研部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