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湖南土家族作家劉曉平是在汶川地震十周年的時候,我們同時在那里參加了紀念活動,當時就發現他是一個特別注意觀察生活的人,他拿著一個相機,隨時捕捉著汶川災后重建的細節。后來讀到他的散文集《一路風景》,感覺出那不僅是他看到的自然風景,也是他人生的風景,時光的風景。
劉曉平一直生活工作在湖南張家界,而他的《一路風景》從開篇到結尾,多次表達出對大海的向往,體現了一個從大山奔向大海的追尋過程。我的出生地和劉曉平生活的湘西緊緊相連,我們都是山里人,從小對大海的向往似乎是與生俱來,想知道大山之外的風景是什么樣的,想看到大山之外的大海,向往大海的那種寬闊和包容。《一路風景》寫出了人生的一種狀態,即執著地,不斷地追尋和跋涉,在劉曉平眼里,生活無處沒有文學,他自己的人生,也同樣是步步有風景,步步有感悟。
劉曉平是一位豐產的作家,不僅寫散文,還寫小說、詩歌,而最能真實地表達他的經歷和情感的,還是散文。我認識他的那一年,得知他的身體已有一些病痛,而后更是加重了。他的作品研討會開在北京,就在他從張家界準備啟程來到北京的前夜,他卻因犯病而未能到達會議現場。即便如此,他通過連線從視頻里發表了感言,他談到自己的寫作,說任何人,哪怕是最不起眼的人,他們在自己的生活中都是主角。他說,當你去為人間發出一份光,就縮小了大地一份黑暗,減少別人一份痛苦,心頭也就增添一份甜。
劉曉平的這些語言,樸素真誠,同時富有哲理。許多作家都寫過鄉愁,寫法多樣,劉曉平的鄉愁不是抒發感慨,而是《遍地月光》,說的是生產隊老隊長開會,在那沒完沒了地說,講生產,一直講到人們睡倒一片才宣布散會。最有意思的是每個睡過去的人醒來都要說一句:明天是個大晴天。這樣的情境只有親歷者才能寫得出來,才能體會到遍地月光,月光如水的鄉愁,那種對歲月的懷念,對人世間存留的那些溫暖記憶里,淡淡的感傷。他的書中有大量類似的細節,都是他曾經歷過的,或者正在經歷的,或者重新對生活再次開掘的。
劉曉平書寫的《一路風景》從他的觀察和感悟而來,更是具有樸素的情感、真誠的心靈、溫暖的關照。“沒有缺陷的人生不是人生,人生舞臺上的點點滴滴,有光彩也有陰暗。”這是劉曉平的人生,也是大眾的人生,他的書中聚集了許多生活點滴,世事變遷,大山里頭的故事,民間傳說、諺語。在湘西張家界那一片奇山秀水之間,潛藏了很多的密碼,劉曉平返璞歸真,與山水相吻合,寫出了現代城市和鄉村的寓言。在高科技、工業化,喧囂的時代里,他將讀者領入一條通往寧靜山水,獲得寧靜心境的曲徑,并展示出那道上的秀美風景。
(葉梅 著名作家,現任中國散文學會會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