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2015年,除遲子建、嚴歌苓等少數幾位將出版長篇小說外,其他作家均選擇“述而不作”,或者寫一些短小精干的作品換換口味。
所以,新年的文學出版可能是一個“小年”。但這并不意味著作家們不為之,有一些作家正忙著“觸電”,以飽滿的熱情投身到影視劇的創作之中。
成名于文壇,賺錢于影壇?
養息,或小試牛刀
每年1月初舉行的北京圖書訂貨會,向來被視為一年新書的“風向標”。然而,今年的訂貨會似乎有些小小的寂寞。據稱,屆時現身的名家將有遲子建、畢飛宇、阿來、馮驥才等。但據記者所知,真正帶新書來的,大概只有遲子建了。她的這部長篇小說叫《群山之巔》。小說故事發生在中國北方一個叫龍盞的小鎮,既有史詩的壯闊,也有詩意的抒情。
目前所知的新年中將出新長篇的名家還有嚴歌苓。這位近年多產的人氣女作家,在去年連續推出《媽閣是座城》《老師好美》等長篇小說后,在今年第二期《收獲》上將發表新長篇《護士萬紅》(暫定名)。
那么,其他人都在干什么呢?一些作家也來北京圖書訂貨會,而他們卻是為好友造勢的。比如馮驥才就將做客訂貨會的“名家講壇”??芍^是“述而不作”。
以往歲末時分,名家們大多會有意無意地透露出一些信息,比如“正在寫一部長篇,當然內容還不方便透露”。以此吊一下讀者的胃口,當然也為來年新作的出版預熱。但是2014年的歲末,這種言論似乎頗難聽聞。以至于當人們展望新年文壇的時候,心中似乎都沒有底。
那些純文學的大佬,余華、蘇童、劉震云等,在這個時候都消失了,似乎生怕被盤問起新作的問題。莫言雖然還時常亮相,但自2009年出版了長篇小說《蛙》之后,他便一直沒有重量級的作品問世,在2012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之后的新書等待中,他勉強出了一個劇本《我們的荊軻》。莫言也只是在重復著他的話,想回到安靜的書桌,寫出幾個好作品來。只有格非幾個月前說過,他正在創作一部作品,但新年是否可以問世,還不得而知。
名家們選擇了養息。從某種意義上說,2015年可能是長篇小說等重量級作品的“小年”。不過,正如青年報12月29日的報道《跟風短篇熱潮?》所說的那樣,短篇小說的春天正在到來。不管是有意的投機,還是自然而然的轉向,寫短篇小說確實成了名家創作的一股潮流。其中頗有意味的事件是,畢飛宇是以《推拿》等長篇著稱的,但是2014年12月,讓畢飛宇獲得第三屆郁達夫文學獎的是一部短篇小說《大雨如注》。而他將出版的新書《寫滿字的空間》,也是一部非虛構散文集。
寫多了講究大架構、極其耗費體力的長篇小說,換換口味,小試牛刀短篇小說,其實也是名家們養息的一種方式。而即便是養息中的小試牛刀,也可能會出現比重量級作品更精彩的文字。
名人太累?后繼乏人?
2015年之初的文壇可能稍顯寂靜,名家們大多選擇養息的原因各不相同。這里面當然有外在的因素,比如莫言無法回到安靜的書桌。但更多的是一種創作的規律。蘇童是在2013年推出了新長篇《黃雀記》的。他的再上一部長篇《河岸》出版于2009年,與之相隔了5年。余華也是在2013年推出了新長篇《第七天》。但他的創作周期顯然更長,再上一部長篇《兄弟》上下冊出版于2005年到2006年,相隔了七八年之久。
這些已經過了半百之年的文壇名家,在經過幾十年的瘋狂寫作之后,正在逐漸放慢出書的步伐。和出道時不同,他們已經不需要再用作品去爭取什么名聲,相反,他們要確保新作的質量,因而顯得很謹慎,不那么輕易出手,也不輕易向讀者許諾什么。當然,受了他們幾十年文學滋養的讀者,也沒有理由再對他們要求什么。
名家們大多不約而同地處于養息期,這就是新年文壇的現實。但是另一個問題是,文壇并不只屬于那些50后和60后(賈平凹生于1952年,莫言1955年,劉震云1958年,余華1960年,蘇童1963年,畢飛宇1964年),也屬于70后、80后,甚至于90后。問題的癥結就在于,80后和90后的作家雖然也很熱鬧,但那不是純粹文學意義上的熱鬧,而是夾雜了商業因素的熱鬧。所以盡管80后以文學的名義熱鬧,但文壇依然略顯寂靜。
說到底,新年文壇的現實,正顯示了傳統文學創作的青黃不接。著名作家金宇澄最近就直言80后寫作缺乏分量。“80后作家和50后比較的話,好像80后這一代人特別像獨生子女的樣子,想法很多,但是也不會走得很遠,他就在他的范圍里,肚子里有很多的主意。”
金宇澄頗為遺憾地發現,“我覺得50后在上世紀80年代,當時新時期的時候,有很狠、很牛的精神力量,這一種精神力量恰恰是80后所缺乏的。我覺得80后有一批人,對上一代人完全是持相反看法的,完全是懷疑的。我覺得這沒有壞處,并不是要有一個繼承或者什么,可能這也與獨生子女的教育有關系,有一個慣性思維在里面。我覺得應該要更有力量,也要考慮一些更大的問題。”
成名于文壇,賺錢于影壇?
不寫重量級的作品,不代表無所作為,尤其是在賺錢這件事上。已經聲明2015年“寫三四個劇本,沒時間寫小說”的張嘉佳,今年活動的重點是影視圈。他已將自己的代表作《從你的全世界路過》中的10個故事改編成劇本。而電影版權也已被北京磨鐵公司買下,該公司老總沈浩波透露,這部電影正在籌備中,即將開機。而《從你的全世界路過》中的一個故事《擺渡人》將由張嘉佳寫完劇本后,由王家衛單獨拍攝成同名電影。張嘉佳透露,這次王家衛不會像《一代宗師》那樣慢工出細活,這部電影也有望在2015年底與觀眾見面。
2013年作家“首富”江南,今年的重點也是在影視。他的幻想小說《龍族》將在今年由好萊塢參與開拍電影。江南表示,因為幻想小說的電影投資規模太大了,成本是郭敬明電影的10倍左右,必須依賴大投資和好萊塢的大師級制作方才能控制。江南表示希望老外可以認可他的作品和他的電影,而他本人可能去嘗試一些投資控制在3000萬到5000萬之間的電影。
滄月代表作《鏡》系列也將在新年被改編成系列電影。因為古裝奇幻小說的影視改編面臨諸多的現實困難,滄月等多位幻想小說作家的作品一直停留在紙面,沒有被搬上大銀幕。但隨著電影行業大片時代的來臨,奇幻言情的風格越來越被更廣泛接受。
此外,今年準備涉足影視的作家還包括馮唐(《萬物生長》)、今何在(《悟空傳》)和蕭鼎(《誅仙》)。
長篇沒人寫,作家們都投身影視事業,這一點似乎也很好理解。記者注意到,上述的這些作家大多成名于文壇,而賺錢于影壇。這是因為出版業整體的不景氣,一本書能賣幾十萬冊已算是超級暢銷書,作家能有幾百萬的版稅已算“富豪”。而在影視圈“賺更多”并非難事。所以在作家圈里有“寫作在圈內,發財在圈外”之說。只是對于任何一個立志于寫作的人來說,偶爾“觸電”可以,天天泡在影視圈里就是本末倒置。這對于文壇和讀者而言,是一個不小的損失。
[相關鏈接]
新年哪些書值得期待?
1.遲子建《群山之巔》:《收獲》雜志主編程永新表示,小說的內容非常豐富,“她構建了一個詭異而充滿魅力的中國北世界,人物有幾十個,時間跨度幾十年。”小說分為斬馬刀、制碑人、龍山之翼等十七章,故事發生在中國北方一個叫龍盞的小鎮。作者透露,創作源自2001年下鄉時在中俄邊境的小村莊遇見的一位老人,這位老人有很多故事,但不幸遭遇車禍,“喚醒了我對那位老人的記憶,也喚醒了我沉淀著的一些小說素材”。
2.嚴歌苓《護士萬紅》(暫定名):主要講的是一個特別能干的人有一顆水晶的心。塑造了一位善良的軍隊女護士,批判了現實中的一些東西,傳達了堅定的信念。
3.畢飛宇《寫滿字的空間》:該散文集收錄了畢飛宇二十多年間寫的隨筆雜文,大多是寫作、生活、讀書的記敘與思考。
■更多精彩請掃下方二維碼,或微信搜索我們的公眾號ID:
zuojiabao1985 【微信投稿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