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讀周洪立先生所著《援外手記》,感慨良多。
《援外手記》記錄了周洪立當年在非洲之角的種種親歷往事,“援外”工作在他筆下還原為可親可近可信可感的日常形態。
30年前,洪立兄在索馬里偏僻鄉村及中國使館封閉的生活中,為排遣寂寞有心無意寫下的日記和筆記,成為該書最可靠的資料依據。30年后,全球一體的“互聯網”時代,為重新解讀當年“第三世界國際主義”提供了新的空間。洪立兄終于下決心將泛黃的紙頁一篇篇梳理整合成文,陸續發表于他本人的博客,果然迅速激發起眾多網友的關注。
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中國政府在當時本國經濟仍面臨極大困難、民眾醫療水平普遍低下的狀態下,慷慨派出醫療隊,遠赴非洲實施無償的國際主義援助,在第三世界國家贏得了良好的聲譽。目前,仍有42個中國醫療隊分布在40個國家,總人數達1100人。
“文革”期間畢業于大學英語專業的“老五屆”周洪立先生,曾在茫然無路的青年時代,有幸作為醫療隊的英語譯員,在索馬里北部工作了將近3年。那是中國改革開放初始的1978年,無論東亞這個外強內弱的“中央之國”,還是地處黑非洲一隅的索馬里,都處于一個微妙的歷史拐角。那也許已是中國醫療隊在非洲之角的尾聲,因而暗含了某種悲壯的告別意味。
30年過去,那段歷史漸行漸遠,曾經家喻戶曉的“援外”熱詞,對于現今的年輕人,似乎已經失去了它曾經的光環。當年人們對“援外”一詞的濃厚興趣,或許來自人們對自身的探究——父輩的中國,和外部世界曾經是一種什么樣的關系?在這些惺惺相惜的貧困遠鄰之間,究竟被怎樣的一條通道牽連?
今人不再相信史書或教科書,但相信身邊人的真實故事。
《援外手記》文字樸素,敘事平實,一字一句老老實實講述遙遠的故事。文中并無夸飾驚人之語,卻有一種身臨其境的閱讀親切感,令人如聞非洲的鼓樂之聲,親見黑膚白齒明眸的索馬里人之美,重溫中國醫療隊簡陋的藥箱與神奇的銀針……但凡優秀的紀實性作品,大多取決于內容的信息質量和真實程度。
《援外手記》取材不趨時、不跟風,另鑿泉眼、別開生面——回望1978年的非洲,身后是國門初開的中國,眼前是閉塞而又淳樸的索馬里。中國醫療隊奔波于人道主義與國際主義的理念夾縫之間,那些被人熟知或“鮮為人知”的困境與悖論,為今天的讀者創造了“陌生化”的效果。紀實作品的優劣不在于信息量的密集度,而在于信息質的有效性。信息有效方能保證作品的可讀性、新鮮感與吸引力。
《援外手記》的真實性,則表現于語言、細節、個人情感與認知的真實性。在書中,作者的筆穿越了時光隧道,將自己退至上世紀70年代末期,盡可能準確地復原當年的國內外歷史背景、真實描述索馬里的自然地理環境與風土人情、忠實記錄中國醫生們的辛勤工作及思鄉之情,包括異國他鄉的批判會……看似信手拈來的小故事,細細品味,也都別有意趣。
人的一生中經歷的許多往事,都已被時光磨損或淡忘;而那些被珍存至今的故事,必然是生命中最為刻骨銘心的記憶。洪立兄曾經勇敢地拋擲在非洲之角的青春時光,逾至花甲之年,終被他一筆筆喚回。在那些娓娓道來、親切平和的字句中,我們看到了一個年輕人在異國貧瘠的土地上艱難的成長——在救治他人的過程中,接受愛的啟蒙;學習助人、愛人、閱人;領悟、珍惜和尊重生命,并在給予和付出中獲得快樂,逐漸走向成熟。褪去70年代“援外”的國家意識形態,我們看到了跨越國界、階級、民族的人性之光和大美大愛。
或許,這正是打動并感染了今天的年輕讀者之處。
好書既沒有句號也沒有答案,只有潛伏的問號。愿讀者在問號中成長,就像很多年前,那位睜大好奇的眼睛,行走在索馬里海岸的中國青年。
在喚醒非洲之角記憶的同時,我們還能喚醒別的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