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天堂久久综合网站|久久久久免费视频|手机在线黄色网站|手机在线观看AV|www99

您的位置 首頁 > > 評譚品讀

我和我的家鄉 | 村莊的變遷

核心提示:訂閱 童年是最令人難忘的,村莊也是,如果說童年是一個人的印記,那么村莊就是一個時代的印記。對于從小生長在農村的人來說,童



       童年是最令人難忘的,村莊也是,如果說童年是一個人的印記,那么村莊就是一個時代的印記。對于從小生長在農村的人來說,童年和村莊密不可分,在那個神奇而美麗的地方,童年留下的歡聲笑語已融入山水,在時光的悄然流逝中定格成永恒。

       我的老家在一個叫作“西村”的地方,毗鄰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祿豐市羅次溫泉,屬于祿豐市仁興鎮的管轄范圍,是南詔王妃的故里。出生于20世紀70年代的我們,是典型的“生在新中國,長在紅旗下”的一代,我們既體會了父輩們的艱辛,也經歷了村莊日新月異的變化。70年代末的農村經濟還比較落后,外出務工和做生意的人也少,村民們還固守著“一畝三分地”討生活,承襲著祖先“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狀態,雖說艱苦,卻也不失為一幅和諧的田園畫卷。而對于當時還是孩童的我們來說,農村生活卻充滿了無限的樂趣。幼時家貧,再加上母親生病的緣故,剛讀完小學的哥哥不得不輟學去做童工補貼家用,供我和姐姐上學,姐姐后來也輟學了,家里就只剩我一個人在上學,我心里突然就有種使命感,覺得只有努力讀書,出人頭地,才能對得起家人。我們最開心的事就是課余到碧綠的田野里摘野花,玩過家家的游戲,晚上就到曬谷場玩跳繩和捉迷藏,缺吃少穿的生活并沒有妨礙我們的快樂。

       除了玩樂,我們還會幫助家里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放牛、找牛草、澆菜地,或是上山撿柴,最令人難忘的要數挑水了。那時還沒有接通自來水,家家戶戶的飲用水都要靠挑,村里建有水井,水井上方建了一間房屋,取名“龍王廟”,遇到干旱季節,井水量少,就會有善男信女去供奉齋食,向“龍王”求雨。平時,大人們都是天不亮就起來挑水,以免起晚了井水被別人挑干后要等它重新出水,或是排長隊。我出于好奇,也央求父親給我買回小桶,和他們一起到龍王廟挑水。我們村坐落在山包上,龍王廟在半山坡,農田也散落在坡腳的平地上,挑水要上坡后才到村里,大多數挑水的人都是青壯勞力。村子大,水井也有好幾個,不論向北,還是向南,挑水都要上坡,以至于那時還流傳一句民間諺語:“西村有口鍋,吃水靠挑,四面八方要爬坡”。其實,坡只是相對于平地而言,并不陡,離村不遠的大山上有龍潭,有清泉從山澗流出,坡腳里的小河常年四季都是清澈的,井水干涸時,村民就到小河里挑山泉水,我們也常到小河里洗菜、洗衣服,甚至在小河里捉魚摸蝦,童年是種無處不在的快樂。遇到大旱年,村民不但要挑吃的水,還要挑保秧苗的水,幸而我家的秧苗田就在小河邊。放學后,我和姐姐就開始到小河里挑水喂秧苗,幾乎每天都要去挑,直到五月栽秧過后。

      20世紀80年代末,村里接通了自來水,家家戶戶都喝上了清涼的山泉水,龍王廟變得孤零零的,井水滿得要溢出來,偶有人們去那里洗菜,或是挑水澆菜地,和其他井一樣慢慢地就被廢棄。為了保障農田生產的基本用水,村里修筑了許多水壩,村干部還利用閑暇時間組織村民無償修水溝、修道路,直到現在,這個傳統延續了下來。說起修路,忽然想起一條經典的標語:“若要富,先修路”,幾乎村村寨寨都可以看到,在物資匱乏的年代,連接著城鎮與鄉村的道路為人們搭建了希望之橋。雖然那時的路面都是土路,但因為有了它,村民們漸漸學會了做生意,或是外出到昆明務工,孩子們也到外面學習新的知識,村莊的面貌在一代代人的努力下不斷發生變化。到了90年代,村前的公路由土路變成了柏油路,村民們把道路修到了田間地頭,收獲季節,再也不用肩挑了,都用馬車直接到田地里拉糧食。如今,馬車又變成了拖拉機或是面包車。幾年前,由村里經商的人士發起,村民自愿出錢出力,把村里的土路修成了水泥路面,還安裝了路燈,夜晚,看著燈火璀璨的村巷道路,哪里分得清是城市還是農村。我想,這就是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樣子吧!最令人感動的是村里有位老者,年逾七旬,居然無償打掃村里的道路衛生,我回家時碰到過幾次。由于年邁和操勞,他的身形彎得像一把鐮刀,他認認真真地清掃路面,臉上總掛著滿心歡喜的笑容,仿佛把新筑的水泥路當作了新生兒一樣呵護。我曾問過父親有關老者的情況,父親說他每天去放牛,然后就是打掃村里的衛生。是的,我們村發展之快,就是有了修溝、筑路、掃地之類的義工式村民,他們不怕苦、不怕累,秉承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精神,才創造了如今的幸福生活。

       不得不說的還有住房。七八十年代的農村,清一色都是土掌房,只是院落大小不同而已。就我家而言,因高祖是清朝五品武官,祖輩們居住在一所百年老宅中,到了母親這輩,母親和阿姨都招了上門女婿,再加上叔伯們,總共有八家人居住在同一屋檐下,后來母親生病,父親另起爐灶,在正屋的后面蓋了七間瓦房,其實更像后院,雖然搬離老宅,但每天依然面對一堵高高的墻壁,看不見山川和田野。到社會打拼的哥哥起初賣過木料和家具,后來又從事建筑行業,當起了包工頭,有了些積蓄后,他在村頭選了塊地皮,建蓋了一幢漂亮的小洋樓,把全家遷了過去,那年是1992年,我剛上初中一年級。父親在院子里種滿各種花草,我終于可以看著遼闊的田野背書或寫作業了,假期里還有一些條件稍困難的同學到我家借住。隨著改革的深入,村里外出務工和做生意的人漸漸多了起來,率先致富的人就用自留地來建蓋新房,改善居住環境,靠近交通要道,方便出行。在你追我趕的勞動致富中,我的叔伯們也做起了生意,先后建起了洋樓,搬離老宅,最后只剩下阿姨一家駐守老宅了。自從兩個堂弟參加工作,在城里買了房,阿姨和叔叔也很少回鄉下的家,曾經繁華的百年老宅荒蕪了,蒿草在院子的磚縫中蔓延開來,每次阿姨回家都要進行清理。老宅成了一個孤獨的老人,只有吊腳樓和窗花在風中訴說著當年的故事。

      勤勞是羅次人的優良傳統,父親常說:“只要不偷懶,手腳勤快點,肯吃苦,就不會讓自己受窮挨餓。”記憶中,為了養活我們兄妹,父親常吃野菜,把省下的糧食給我們吃,他說他曾吃過兩次米糠,但不利于消化,就不敢多吃。我是家中最小的孩子,哥哥姐姐總把好吃的讓給我,還為我開小灶,用一個口缸煨米飯或肉給我吃,我確實沒嘗過挨餓的滋味。但有一件事讓我記憶深刻,我幼時喜歡當姐姐的小尾巴,有一天晚上,姐姐去一個要好的朋友家玩,我也跟著去,結果碰到那家人正在吃飯,說是吃飯,除了一鍋清水煮青菜,就再沒有任何的食物,連咸菜也沒有,我看見她們吃得津津有味的樣子,我的眼淚快掉下來,我向姐姐找了個借口就跑回家,父親知道后對我說:“這個家庭的男人都很懶,才會把日子過成這樣!”我想父親說的也許是對的,我的奶奶,一位九十多歲的老人,每天還要堅持澆菜地、喂豬雞和做飯,家人勸她不要勞累,要好好休息,她總說閑不住,閑著會生病,她總是干力所能及的活,直到離世。父親也是如此,如今八十高齡,還要種菜、飼養雞和狗,也總說閑著會生病之類的話。其實,大多數羅次人都是在勤勞中度過一生的,我的祖輩和父輩像千千萬萬勞動者一樣用勤勞創造了美好生活。

      經過數十年的發展,我們村和眾多村莊一樣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道路變寬變干凈了,鄉村別墅悄然替換成小洋樓,摩托車變成了小轎車,村民喝的山泉水變成了礦泉水,村里考取的大學生一年比一年多,在外面工作或創業的人也越來越多,村里還建設有老年活動室,豐富老人們的晚年生活。更重要的是村民雖然富裕了,依然保持淳樸的民風,鄰里互助、團結友愛,只要有利于村里的事,大家都會發揚無私的“義工”精神,攜手把村莊建設得越來越好。每次回家看父母,我都會感覺我們村跟以前有所不同,放眼望去,新樓林立、村容整潔,不過不用驚訝,即使你是外鄉人,村民的熱情也會讓你賓至如歸。不論村莊如何變遷,我依然懷念兒時的生活,在那片碧綠的田野上,種著我的夢想和快樂。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不代表華文作家網_作家報立場,華文作家網_作家報不對其內容的真實性、完整性、準確性給予任何擔保、暗示和承諾,僅供讀者參考,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內容影響到您的合法權益(內容、圖片等),請及時聯系華文作家網_作家報,我們會及時刪除處理。
返回頂部